欧宝体育官方网站:方升研究政府管委会在产业招商中该扮演何种角色

发布日期:2024-01-01 20:28:41 来源:欧宝娱乐网页版入口 作者:ob欧宝电竞

  在激烈的招商竞争中,政府园区发展面临极大的压力。为此,很多园区都在积极探索创新体制机制改革,以适应市场化的进程。这对传统体制根深蒂固的政府管委会来说,无异于一次“二次创业”。

  过去的数十年,政府一直是地方招商引资的主要力量,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。但跟着时间的推移,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招商模式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。

  众所周知,在市场经济下,政府的角色应该是“裁判员”而非“运动员”,职责也是“掌舵”而不是“划桨”。

  但在实际在做的工作中,政府往往担任着招商引资的“主角”。而一些地方为了显示对招商引资的重视,大搞“全民招商”,从管委会书记、主任到经信、发改部门,再到妇联、公安,所有干部背指标,招商成果直接与奖惩和职务晋升挂钩,逼得非专业的人去干专业的事。到头来,不仅招商没有进展,本职工作还被拖累。还有一些政府喜欢炒概念,抓到一个热点就像抓到了宝贝,立马围绕它大肆炒作,这都是角色的错位。

  在招商引资中,政府职能“越位”大多数表现在三个方面,一是习惯代替市场来分配资源。对国企、央企和大规模的公司,政府往往会给予更多支持,而底层的中小企业想从政府拿点资源难于登天;二是通过主管、指导等方式过多介入商协会、校友会、联合会等社会组织,试图把它们纳入政府的监督管理体系下,以至民间组织被体制约束,难以发挥其灵活招商的优势;三是过度插手企业的经营,以行政方式“外行指导内行”,不仅浪费行政资源,还可能耽误企业正常发展。而当政府“越位”受到阻碍,便容易把企业的抗拒情绪当作是对自己的不满,进而采取更大的行政手段来推动,陷入恶性循环。

  政府角色缺位,是指本该由政府提供的服务,政府却没有尽职,导致在某些领域出现真空。比如在招商引资中,由于政府往往更关注“增量”(因为上级政府也是考核增量),在企业没落地时,政府几乎是有求必应,而当企业确定入驻后,后续应由政府提供的行政服务、金融服务、公共服务等经常跟不上。

 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,地方政府首先要发挥规划者的作用,从宏观的方面出发,立足本地产业基础、资源优势,对宏观主导产业做多元化的分析和研判,制定最适宜本地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。

  政府上位规划是经济发展的最核心内容,对后续的招商引资工作具有三个重要意义。一是找准首位产业,推动资源配置向首位产业倾斜、招商引资向首位产业聚焦;二是提出招商路径和方法,为后续产业精准招商奠定基础;三是明确职责与招商目标,形成体系化的招商引资纲领。

  产业政策是政府调控市场经济、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机制。在招商引资中,政府要把可支配的资源(资金、土地、订单等)以政策的形式呈现,并以此来引导、激励和规制企业投资。

  具体来说,在招商引资中,政府需要把握三个方面的政策,一是招商政策,即针对不一样类型、不一样的层次、不同规模的企业,制定差异化的优惠政策,吸引企业入园;二是创新政策,在人才引进、科学技术研发、企业上市等方面给予园内企业奖励,激发园内企业创新热情;三是中介政策,目前市场化招商已经是主要流行趋势,如果政府没有稳定的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,则很难撬动市场化渠道。

  曾做过调研,在影响企业入园因素的重要性排名中,营商环境超过了优惠政策和产业配套,排在所有影响入园因素的第一位。在实际在做的工作中,如果地方政府服务廉洁高效、办事效率高、态度热忱、流程规范,企业自会口口相传,并形成以商招商的“葡萄串”效应;反之,若企业投资以前政府的态度很好,但一建厂签了合同就没人理了,这个负面印象就会像病毒一样在企业间迅速蔓延。

  市场经济讲求公平竞争,政府的角色在于鼓励竞争、反对垄断,使企业同处于公平、充分的竞争环境中。

  从出身上讲,作为经济发展主力军的非公有制企业与国企、外企并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,而在营商环境差,“官本位”思想较重的地区,民间投资的“玻璃门”、“弹簧门”、“旋转门”任旧存在。这需要政府进一步精简市场准入行政审批事项,放宽非公有制企业市场准入政策,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。

  目前,一些地方招商引资法律环境不尽完善,大多数表现在三点:一是优惠政策与现行法律冲突,一些政府认为在现行法律之下,招商引资政策缺乏吸引力,束缚了本地经济发展,因此会出台一些超越法律范畴的特殊政策以吸引企业投资;二是盲目为招商引资开绿灯,一些政府明知企业存在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,但为了快速完成招商任务,不查处、不警示,甚至和企业一起蒙骗检查单位;三是涉及招商引资的执法不公,司法人员在处理招商引资案件时,总是本着“来投资的都是亲人”的想法,对其网开一面,没做到公平公正执法。

  对政府来说,优化招商引资中的法治环境,一要完善法律制度,清理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优惠政策;二是建立招商引资管理体系,严格管控审批流程;三是公平公正执法,既要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,又要依法依规处理。

  事实上,招商引资很多时候并不是“招”过来的,而是企业综合各种各样的因素,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做出的最优选择。

  具体到招商工作,无论是商协会、咨询机构,还是专业的招商机构、运营机构,他们更多起到的是发掘渠道和沟通对接的作用,最终决定企业是否落地的还是政府能提供什么资源。所以当我们谈到一些招商模式,比如环境招商、资本招商、订单招商等,心里要清楚,这些是要政府配合才能做到的事情,企业是没这么大能力的。

  比如,政府有权采购第三方专业运营公司的服务,把园区工作中最苦最累、对专业化程度要求最高的招商运营工作整体委托给专业机构,由专业机构来发掘意向客户、做好项目的筛选与确立、宣传与推介、谈判与签约、运营与管理,并通过专业化运作提高项目的能级。

  有了专业机构做“运动员”,政府便可以退居二线,做好监督者的角色。具体包括围绕项目引进、落地投资、税收产出、人才引进、运营服务平台搭建、活动举办、园区申报荣誉等方面设定年度绩效目标,并对运营单位的成果进行考核,对运营单位的日常活动做监督,对引进项目的质量做评定等等。

  招商圈常讲一句话——“大领导招大商”,关键性的项目必须由政府领导出面,理由有三:一是政府有决策权,涉及一些关键事宜、或者企业的一些诉求可以直接拍板,缩短谈判进程;二是政府出面能让客商感到被尊重;三是政企合作招商,优势互补+人多力量大,能增加成功率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